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驰众无人驾驶牵引车:“四肢发达头脑复杂”

来源:爱游戏    发布时间:2024-03-12 23:53:20

  在长沙湖南广汽顺捷物流园,一辆无人驾驶牵引车拉着两节货运车厢从园区平稳驶过。这台长3米、宽2米,看上去笨笨的牵引车,“运动神经”却很发达,奔跑、转弯,机智地避开障碍,托起21吨的货物也不在话下。

  这个橘黄色的大家伙由湖南驰众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它的交付使用,标志着国内无人驾驶牵引车系统在工厂车间的首次使用,也是驰众依靠自主创新研发的移动机器人之一。

  这些机器人背后拥有着怎样的故事,又如何在曲折中演绎?驰众机器人创始人邹攀在接受采访中道出了师徒两人创业的智造密码。

  2008年初,邹攀来到了长沙的众泰汽车公司实习,师从部门领导袁志勇。一次偶然的机会,邹攀跟着师傅到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参观学习。

  那时,在国内,大家对机器人还很陌生。汽车的生产和流水线组装,都是人工。在意大利,邹攀看到了不同的组装场景。多数工序都是由机器人完成,这让邹攀觉得很酷。

  在组装发动机时,一台移动机器人首先从指定的地方,将几百公斤重的发动机“抬”起,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流水线上,并精准地组装到汽车的指定位置。这让邹攀和师傅袁志勇很兴奋,在国内,这还是一个市场空白,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他们的方向。

  回到长沙,邹攀便和师傅袁志勇一起,开始了他们的研发之路。因为在大学学汽车工程,邹攀对机器人的原理心里有数,但是终究隔行如隔山。邹攀和师傅一边查阅资料,向业内人士请教;一边做程序设计、画图。

  2009年底,他们研制出底盘合装移动机器人。这是湖南生产的第一台移动机器人,尽管在试用时有很多地方不成熟,但它的诞生实现了湖南工业移动机器人零的突破。

  第一台移动机器人的问世,让师徒俩信心倍增。2012年5月,他们拉了五六个人,租了几间民房,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了专门的移动机器人研发之路。

  近期,走进驰众厂房,一台机器人沿着地上的黑色圆环轨道自主移动。工人放置障碍物在其前方,机器人马上停下并报警:“前方检测到障碍物。”

  在厂区,拥有这样聪明“大脑”和灵活“手臂”的机器人随处可见。邹攀介绍:“这些机器人从核心控制器到导航传感器、从硬件到软件全是自主研发。”

  按照移动方式划分,工业移动机器人(AGV)可大致被分为:轮式、履带式和足式三大类。而前两类机器人移动的关键,都在下半身,也就是俗称的“底盘”。驰众机器人精耕细分市场,专注于AGV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技术和主要零部件都是我们的,所以我们随时都能进行创新修改。”邹攀说。正是因为他们在改进中不停地改进革新,从而使他们的机器人在技术上连续抢跑,实现了很多领域的“后来居上”。目前,企业具有二十五项技术专利和九项软件著作权。

  邹攀介绍:“最初,我们的机器人每小时只能满足15台汽车的组装需要。经过改进,2010年,提高到30台;2017年,提高到65台。这个速度,目前在国内已经排到了第一位。”

  凭借多年来深耕汽车行业,对汽车生产的基本工艺熟悉,积累了丰富的汽车行业资源,驰众在汽车领域AGV市场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基于对“底盘”技术的核心优势,驰众还研发了农用移动机器人、新能源机器人,这两款机器人在国内都是首创。

  在人力成本高涨的背景下,机器替代人正在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驰众除去硬件的核心技术外,还需要对具体的工厂和产线,对每个行业应用端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如此才能为企业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帮他们提升产能、减少相关成本。这种情况下,无人驾驶牵引车应运而生。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复杂的工况下,无人驾驶牵引车都能自如运转。不仅速度快、智能化、而且不受天气和路面平整度的影响。”邹攀介绍,每台无人驾驶牵引车,每天可节约人力3人,配送效率提高50%以上。

  当前市面上的移动机器人产品,以导航技术的不同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地磁线导航、磁导航,也就是在工厂或仓库内铺设导航磁条,而AGV小车通过磁条传感器判断路线。第二代产品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加入了反光板激光导航、惯性导航及二维码导航等新技术,对第一代技术进行了弥补。

  而对于不希望面临环境改造的传统仓库来讲,上述两类方案的可实施性显得较低,那么相对低成本、且不需要对现有仓储环境做改造的自主导航方案,则变得格外适合。第三代方案诞生于2014年,是基于自主移动技术的移动机器人,亦被称作“无轨AGV”。

  邹攀介绍,驰众的无人驾驶牵引车正是第三代“无轨AGV”。研发团队开创性地采用“惯性导航+磁导航+激光导航”的导航方式,对三种导航方式的高度集成化处理,并完善了起停系统、速度控制管理系统、转向控制管理系统、雷达避障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刹车系统等,成功解决了无人驾驶车在工厂内的运转及安全避障等难题。

  这款无人驾驶牵引车2017年8月研发立项,目前已全面交付,为国内无人驾驶牵引车系统在工厂车间的首次使用。邹攀介绍:“目前该套系统正在进行专利申报,预期可以申报四个专利。”

  邹攀觉得做企业就像过日子,“有钱有有钱的过法,没钱也有没钱的过法”。没钱的时候,公司的厂房租的是民房,团队一共六七个人,自己画图纸、自己做研发,自己跑市场;、原材料采购都是精打细算。所幸,企业成立后的第一单,就做进了上海大众汽车,且越做越大。

  随着公司规模的壮大,除了做团队技术上的引路人,师傅袁志勇开始转向市场及把握公司的战略转向,邹攀则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上。公司做到1千万的时候,仓库里多少个零部件,他都清清楚楚。

  2016年2月,驰众机器人转战雨花经开区。邹攀说,公司越有起色,寻找更好的场地也变得更迫切。说起来雨花经开区的原因,邹攀说:“这里有优惠政策扶持,有产业链优势,更是全省唯一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区。”

  除了睡觉,邹攀基本都在思考。“甚至是吃饭、跑步的时候,我都在想,如何在这个智造时代,持续保持公司领先优势?如何让公司管理做减法,优化人才结构和组织效率?”

  在邹攀眼里,智造的密码有两点——人才和技术。邹攀觉得解决了人的问题,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如今,这支奉行“精兵强将”的团队仍就保持着150人的规模,但研发团队却占了60%,且研发主力是一群85后的年轻人。

  在数字化人才紧缺的状况下,对企业而言迫在眉睫的是如何将原有人才转化为所需人才,找到比较合适公司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此,驰众的人才教育培训战略倾向于“内部培养”,而鲜少“外部引进”。

  “从不高薪招人,都是从高校招录新生,进厂之后,靠着师傅传帮带,通过一个个项目来成长。或者主动把人送到科研院校,一起建项目搞科研。”凭借着“教导团”的模式,驰众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内机器人企业,迅速进入工业移动机器人的第一方阵,总实力已排名全国前7位。

  有了人才驱动这辆“战车”,驰众在技术从始至终保持一马当先的优势。在驰众,技术图纸从不存在加密一说。邹攀说:“我们从始至终保持开放的态度,不在自己的心里存把锁。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倾向于技术更好,成本更低。”

  驰众靠的是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取胜。“等到你抄袭的时候,我们又有新的产品推出来。”邹攀坦言,“这样的做法让我们更有危机感。但这也能让我们更致力于创新。”

  邹攀很有信心,“虽然我说危机感很重,但感觉未来越来越清晰了,只要你把这个天花板突破,坚持的方向就一定能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相关案例查看更多